新闻中心/NEWS CENTER

经济下滑 陶瓷化工企业面临黎明前的“黑暗”

Ceramic 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facing "darkness" before dawn

       2011年被有关陶瓷行业人士称之为陶瓷行业发展过程中艰难的一年。陶瓷化工企业作为陶瓷行业的上游企业,和陶瓷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唇齿相连。半年过去,严峻的行业形势给众多陶瓷化工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厂家压款、企业创新不足,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发重要因素。另外,陶瓷化工行业几乎是和陶瓷行业同时起步,但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有序的市场发展模式。据调查,众多企业老总均表示就目前这种市场环境,或许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供应商饱受原材料上涨的困境

       陶瓷色釉料行业作为陶瓷行业的上游行业,其现实发展状况对于陶瓷行业有非常大的参考性。近几年来,陶瓷机械行业的发展比较稳定,众多陶机企业销售额都是稳定地增长,记者注意到,国内陶机制造巨头科达机电的上市报表中显示其去年的年销售量达到了20亿元,净利润达到2亿元,陶机企业的销售增长正从侧面说明我国陶瓷的生产线不断在上马。

       相对于陶瓷机械行业的稳定,色釉料行业近来由于受到稀土供应紧张的影响,各种化学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陶瓷色釉料的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氧化镨的价格比起去年上升好几倍,目前一吨的价格已经突破百万大关。一般情况下,色釉料企业会把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到陶瓷企业身上,陶瓷企业按理也应该把成本上涨压力转给经销商和消费者,但如今销售情况不乐观,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消费都变得非常谨慎,陶瓷企业不敢贸然提升陶瓷产品的价格,成本上涨给陶瓷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陶瓷企业只能通过赊销采购原材料。无形中色釉料企业和陶企之间便形成共同承担风险的局面。陶瓷供应商在原料上涨的情况下,向前发展步履维艰。

陶瓷化工行业发展良莠不齐

       陶瓷化工行业在我国虽然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陶瓷原料的加工企业遍布在全国各陶瓷产区,而色釉料生产企业则呈专业化之势,尤以广东、山东、华东地区集中了国内比较知名的色釉料企业,如广东的远泰制釉、大鸿制釉、瑭虹制釉、大宇制釉、金鹰颜料,华东地区的拜富色料、山东淄博的三锐颜料等。目前国内陶瓷化工原料企业大大小小约有1000多家,其中具备较大规模的厂家有30家左右,其产量占全国陶瓷色釉料总产量的80%以上。
       从2006年起,我国的陶瓷色釉料行业开始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但是文章转载于华夏陶瓷网,国内色釉料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高档产品生产严重不足,仍然依赖进口解决。据统计,国内生产的陶瓷色釉料中,中低档产品约占80%左右,高档产品只占20%。目前,国内陶瓷色釉料企业在中低档产品领域竞争激烈,彼此杀价严重,利润降低,也延迟了企业的发展。在色釉料高档产品领域,又存在实力不够、研发投入不足、品牌知名度低、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

建立行业秩序需一批领头羊企业带动


       色釉料行业发展至今,色釉料企业的传统工艺制造已经相对成熟。只是需要在产品稳定性上有所加强。另外一方面,虽然国内众多企业依然以生产中低档色釉料产品为主,但是行业并没有放弃对先进技术的追求,没有放弃新品种开发,部分企业在新产品上已经取得可喜突破。在今年的广州工业展当中,瑭虹就隆重推出了“3D一次烧微晶复合干粒”远泰制釉推出业界新宠“微晶玉系列”、“抛晶钻系列”等产品。可以说陶瓷色釉料行业已经涌现除一大批优秀的陶瓷化工企业,这批企业已经具备了充当行业领头羊的角色,
       记者近日在采访远泰制釉董事长巫汉生时了解到,现在行业整体竞争很残酷,市场竞争同样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局面。企业要想有所突围的话就必须靠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其中,重要的还是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据佛山陶瓷工业协会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佛山陶瓷行业有效专利数量,陶瓷装饰方面专利305项,色釉料以及辅助料专利1112项,陶瓷设备与配件专利508项,陶瓷窑炉及配套设施专利3939项。以专利有效期10年计,平均每年申请的专利仅100项左右。对于庞大的佛山陶瓷产业群而言,这个数字是少得可怜。据佛山市陶瓷工业协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行业内普遍缺乏专利申报的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包括陶瓷色釉料企业也是如此。相关专家指出,色釉料行业的发展需要像陶机行业一样出现类似科达机电、恒力泰机械这样领头羊企业。这些企业要首先学会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相对于较为大型的色釉料企业,一些中小型或者说是微型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的状态,但是这些企业仍然渴望改变目前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一家佛山南庄大道的色釉料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小企业在资金、人才储备、技术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但也希望向前发展,所以通常会选择某个强大的企业合作,以求得在市场中更好地生存下去。